啃百科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浏览
当前位置 : 首页 常识

昆虫记中螳螂的特点句子(《昆虫记》(节选)批注)

2024-09-13 08:30:22
浏览:100


// 节选提要 //

在《昆虫记》的《螳螂捕食》一节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螳螂的外形、习性、猎食等各方面的特点。螳螂外形优美,甚至还有着美好的名字,但就是这样一种昆虫,却有着残忍的习性——螳螂对待猎物异常凶狠,它常常用它那富有威力的武器残忍地猎杀其他昆虫并食用它们。阅读时,圈点勾画出作者描写螳螂的方法,发挥想象,进入作品描写的世界,体会其文字之美,感悟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热爱。



螳螂捕食

// 批注 //

标题运用了动作描写,构成一个主谓短语,生动形象地交代了本篇所写的主要内容

①南方还有一种昆虫,其令人感兴趣的程度至少与蝉一样,但声名却远不及后者,因为它总是悄无声息。如果上苍赐予它一个深得人心的第一要素——音钹的话,凭着它形体与习性的奇特,它准能让著名歌手蝉的声誉黯然失色。它的学名叫螳螂,拉丁文名为“修女袍”。

// 批注 //

此处通过与蝉进行对比,介绍了螳螂的一个特点:悄无声息

②科学的术语与农民朴素的词汇在这儿是相互吻合的,都是把这种奇特的生物看成是一个传达神谕的女预言家,一个沉湎于神秘信仰的苦修女。这种比喻由来已久。古希腊人早就把这种昆虫称为“占卜者”“先知”。庄户人在比喻方面也是乐行其事的,他们对所见的模糊材料大加补充。他们看见在烈日烤炙的草地上有一只仪态万方的昆虫半昂着身子庄严地立着。只见它那宽阔薄透的绿翼像亚麻长裙似的掩在身后,两只前腿,可以说是两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副祈祷的架势。

// 批注 //

细节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螳螂的外形特点

只这些足矣,剩下的由百姓们的想象去完成。于是乎,自远古以来,荆棘丛中就住满了这些传达神谕、向上苍祷告的苦修女了。

③啊,天真幼稚的好心的人们,你们犯了多么大的错误呀!它的种种祈祷似的神态掩藏着许多残忍的习性;那两只祈求的臂膀是可怕的劫掠工具:它并不捻动念珠,而是要结果一切从旁经过的猎物。人们怎么也没想到螳螂竟然是直翅目食草昆虫中的一个例外,它专门吃活食。它是昆虫界和平居民的老虎,是埋伏着捕捉新鲜肉食的妖魔。可想而知,它力大无穷,又嗜肉成性,外加它那完美而可怕的捕捉器,使它可能成为野地上的一霸。它可能变成了凶神恶煞般的刽子手。

④如果不提它那置人死地的工具,螳螂其实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担惊受怕的。它甚至不乏典雅优美,因为它体形矫健,上衣雅致,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它没有张开如剪刀般的凶残大颚,相反却小嘴尖尖,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啄食的。借助从前胸伸出的柔软脖颈,它的头可以转动,左右旋转,俯仰自如。昆虫之中,唯有螳螂引导目光,可以观察,可以打量,几乎还带面部表情。

⑤它整个身躯呈现一副安详状,同极其准确地被誉为“杀人机器”的前爪相比起来,反差极大。它的腰肢特别长而有力,其功用就是向前伸出狼夹子,不是坐等送死鬼,而是去捕捉猎物。捕捉器稍有点装饰,颇为漂亮。腰肢内侧饰有一个美丽的黑圆点,中心有白斑,圆点周围有几排细珍珠点作为陪衬。

// 批注 //

写出了螳螂的外形特点:典雅优美、形体矫健

⑥它的大腿更长,宛如扁平的纺锤,前半段内侧有两行尖利的齿刺。里面一行有十二颗长短相间的齿刺,长的黑色,短的绿色。这种长短齿刺相间增加了啮合点,使利器更加锋利有效。外面的一行简单得多,只有四颗齿刺,两行齿刺末端有三颗最长的。总之,大腿是一把双排平行刃口的钢锯,其间隔着一条细槽,小腿屈起可放入其间。

// 批注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螳螂大腿的样子

⑦小腿与大腿有关节相连,伸屈非常灵活,它也是一把双排刃口钢锯,齿刺比大腿上的钢锯短些,但数量更多更密。末端有一硬钩,其尖利可与最好的钢针相媲美,钩下有一小槽,槽两侧是双刃弯刀或修枝剪。

⑧这硬钩是高精度的穿刺切割工具,让我一看到就觉得后怕。我在捉螳螂时,不知有多少回被我一把抓住的这家伙给钩住,我腾不出手来,只好求助别人帮我摆脱这个顽固的俘虏!谁要是想不先把刺入肉中的硬钩弄出来就硬拽开螳螂,那他的手肯定会像被玫瑰花刺儿扎了一样,出现道道伤疤。昆虫中没有谁比它更难对付的了。这家伙用修枝剪挠你,用尖钩划你,用钳子夹你,让你几乎无还手之力,除非你用拇指捏碎它,结束战斗,那样的话,你也就抓不着活的了。

⑨螳螂在休息时,捕捉器折起来,举于胸前,看上去并不伤害别人,一副在祈祷的昆虫的架势。但是,一旦猎物突然出现,它就立刻收起它那副祈祷姿态。捕捉器的那三段长构件突然伸展开去,末端伸到最远处,抓住猎物后便收回来,把猎物送到两把钢锯之间。老虎钳宛如手臂内弯似的,夹紧猎物,这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蝗虫、蚱蜢或其他更厉害的昆虫,一旦夹在那四排交错的齿刺之中,便一命呜呼了。无论它如何拼命挣扎,又扭又蹬,螳螂那可怕的凶器是死咬住不放的。

// 批注 //

这里概括介绍了螳螂捕食的过程,表现出螳螂的凶猛、残忍

⑩我敢肯定,你从来也没有见过它迎接对手挑战时的样子。当看见靠近的大蝗虫,螳螂就会痉挛似的一颤,摆出吓人的姿态。鞘翅随即张开,斜拖在两侧;双翼整个儿展开来,似两张平行的船帆立着,宛如脊背上竖起阔大的鸡冠;腹端蜷成曲棍状,先翘起来,然后放下,再突然一抖,放松下来,随即发出噗噗的声响,宛如火鸡展屏时发出的声音一般。也像是突然受惊的游蛇吐芯儿时的声响。

⑪螳螂是会运用“心理战术”的,它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螂想震慑、威吓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