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百科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浏览
当前位置 : 首页 常识

石耳怎么吃效果最好(黄山石耳炖石鸡)

2024-10-28 10:00:22
浏览:100

黄山双石汤是一道以石鸡和石耳为主材料的知名徽菜。全名是黄山石耳炖石鸡。

黄山石耳炖石鸡▲

黄山石鸡、石耳皆是山珍,山珍入馔是安徽菜的一大特色。

菜品清淡,开胃宜人,原汁鲜香浓郁,有滋补强身养颜之功效。是待客的上等佳肴!

徽菜以烹饪山珍野味而著称。因为徽州地区奇峰叠翠,溪水清澈,盛产石鸡、甲鱼、桃花鳜、果子狸、竹笋、香菇、石耳、木耳、板栗、枇杷、雪梨、琥珀枣等山珍异果,食材极为丰富。通常,我们会说“所有这些天赐佳品,都是徽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实际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类词语,真要慎用,随着经济的开发、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多野生珍品越来越稀少,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

奇峰叠翠的徽州▲

徽菜这一道“双石汤”(石耳炖石鸡),鲜美而滋补,私以为是“天下第一汤”。

不过,现在野生石耳和石鸡,都十分稀有,尤其是野生石鸡几乎吃不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笔者工作出行安徽,曾去徽州探访,吃过一次双石汤,真是妙不可言,那时候的食材,货真价实。近些年再吃到的双石汤再也不复当年的滋味。

石耳形状与木耳相似,但比木耳大,表面呈黑色,有细刺,背部长有一层青苔似的淡绿膜。石耳长在悬崖绝壁阴湿处的石隙之中,一般要六七年才能长成。采摘石耳是件艰难、危险的劳作,山民选择晴好天气,结伴而行,寻找到石耳踪迹后,将粗麻绳一端系在山顶大树上或穿在山岩石孔中,一端系在山民身上,下到三四十丈的深谷中采摘,得之不易。

石耳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古人说石耳“久食色美,益精悦神”,美颜又养生。石耳也有药用价值,民间常用石耳治喉痛,疗效显著。

石耳形状与木耳相似▲

除了石耳炖石鸡,“石耳炖鸡”也是一道徽州名菜,徽菜常用火腿吊味,所以石耳炖鸡,也加入少量火腿。

石鸡是存于山涧石缝中的两栖类动物,属蛙类,每只半斤左右,腹乳白,背黑有条纹,因其肉味鲜美似鸡肉,当地人称之为“石鸡”。以前生活困顿,难得吃上鸡,就把美味比作鸡,其实,石鸡肉质细嫩清贵,味道远在鸡肉之上。石鸡富含蛋白质、钙,具有清火、明目的功能。当地人认为夏天吃石鸡能防暑、解热,甚至不长痱子。

休宁县流口镇大阜瀛村一带所产的石鸡是最上品,名为“大阜瀛石鸡”。石鸡喜山阴清凉处,酷暑季节,它们躲在山涧岩石之下,昼隐夜出。盛夏之夜,下雨之前,它们会发出鸣叫声。当地人了解到石鸡的习性,他们夏夜点燃火把,寻声而去,只要将火把照到石鸡面前,石鸡瞠目发呆,一动不动,束手就擒。

徽菜里,还有粉蒸石鸡、花菇石鸡、清蒸石鸡等做法。用石鸡做菜,最好连皮一起烧,因为皮的营养价值很高,品味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石耳炖鸡▲

最后说一下徽菜: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历代名厨的辛勤创造、兼收并蓄,特别是解放以后,逐步形成了一个雅俗共赏、南北咸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莱系。后来渐渐流传到江苏、浙江、福建、上海、湖北等地,甚至影响到大西北的古都西安,在中国菜系中独树一帜,与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并列中国八大菜系。

南宋陆游《蔬食戏书》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