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与用户有关的工作中,无论营销,运营还是用户增长,很多人总会过于关注“达成目标”,用尽所能希望‘推动’用户做出决策,却往往事与愿违。如果你愿意转换思路,真正的站在用户的视角去思考到底他们面临的“阻力”是什么,就会峰回路转。今天我们开启阅读一本极为难得的营销宝典——《催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改变的东西,销售人员想要改变顾客的想法,营销人员想要改变人们的购买决定。员工想要改变老板的想法,领导者想要改变整个组织。父母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创业公司想要改变所在的行业。
但是,改变并非易事。
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施加压力,不断推动。遗憾的是,如果你试图推动他们,他们不会简单的听之任之,而是会背道而驰。《催化》中介绍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在引发改变时,人们很少会考虑清除障碍。当问及如何改变某人的想法时,99%的回答都与推动有关,例如“摆出事实和证据”’“解释理由”等等,我们太想得到自己期望的结果,所以满脑子都在想怎么把人们推到这个方向上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忘记我们想要改变的这些人,忘记 是什么阻碍了他们。有时,改变并不需要更大的马力,只需要我们松开手刹。《催化》中找出来了阻碍行动的根本和核心问题:
障碍一:心理抗拒:人们受到外部压力时,往往会反其道而行之。

障碍二:禀赋效应:人们已经习惯了现状,除非情况十分糟糕,否则人们不想有任何改变。

障碍三:距离:如果新信息在人们的接受范围内,人们愿意倾听,反之会被忽略拒绝。

障碍四:不确定性:改变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新产品,新服务新创意会和以前一样好吗?这很难回答。并且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人们按下了暂停按钮,停止了后续动作。

障碍五:补强证据:有的时候,光有一个人是不够的,不管这个人多么的知识渊博,多么胸有成竹,有些事情就是需要更多的证据,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去克服惯性,去推动改革。

以上五个可谓驾驭惯性的五大骑士,也是阻碍和抑制改变的五大障碍。我们要注意,并非每种情况都会同时碰到五种障碍,有时心理抗拒是主要障碍,有时主要症结在于不确定性,如果我们把这五种障碍全都弄清楚,就可以判断出阻碍我们的是哪些障碍,也会知晓如何消除它们。
有的时候,改变某个人的观念也会改变其他人。不过,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通过改变想法来激发行动,因为人们已经对改变自己的行为秉持着开放的态度,我们要做的就是移走障碍,让改变更容易发生而已。